“1号道口股天乐,甲调接近。”
“1号道口正常,可以通过。”
“道口正常,司机明白。”
在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车务段福州东站1号道口(K408+539),道口工沈海锋手持对讲机的声音穿透晨雾。随着道口闸机缓缓降下,往来于鹤林农贸市场的车、行人有序停驻,2分钟后,列车安全通过,他又迅速恢复道口通行。这看似简单的“接发令-疏散-关闭-放行”循环,沈海锋已坚守了1500余个日夜。
股天乐
沈海峰正在组织行人、车辆有序通过道口。黄凌杰 摄
作为铁路与公路平面交叉的“咽喉要道”,福州东站1号道口日均开关栏杆26次。道口周边聚集着登云佳园、鹤林新城等6个居民区,日均人车通行量超2000辆次,高峰时段道口监护员需在3分钟内完成150米范围内的人车疏散,其安全管控难度堪比城市交通枢纽。
沈海锋指着道口控制室墙上的《道口作业指导书》介绍道:“道口工是铁路运输的‘最后一道闸’,根据规章要求,道口工需执行‘手比、眼看、口呼’联控标准,落实‘三确认’制度,即确认栏杆状态、确认轮缘槽无异物、确认接车条件,并在列车通过时保持‘三个面向、两个90度’的标准接车姿势。”
面对频繁的接发车作业,沈海锋自创了“预判式疏导法”:通过分析居民出行规律,在早高峰7时50分至8时20分提前开启移动式警示灯,利用列车间隔期引导非机动车分流至辅道,使道口平均通行效率提升40%。
这份“毫厘不差”的职业坚守,源自对规章制度的深刻理解。作为中级道口工,沈海锋熟悉相关规章制度中关于道口故障应急处置的17项条款,能熟练操作道口报警装置、轮缘槽清理工具等12类专用设备。2024年春运期间,他及时发现并排除道口铺面塌陷隐患,避免了一起可能引发列车颠覆的重大事故,荣获集团公司“安全标兵”。
沈海峰对过往列车进行登记。何卫东 摄
在道口监护亭的荣誉墙上,“零违章、零事故、零投诉”的纪录格外醒目。这个由党员先锋岗创建的“三零”目标,已带动班组实现全年安全防护286天无差错。正如站长所言:“沈海锋把道口工的‘规定动作’做成了艺术。”
钢轨永续延伸,道口昼夜不息。当城市还在晨曦中苏醒股天乐,沈海锋已开始逐项检查道口铺面、警示灯和限位器。对他而言,道口监护室的挂钟永远指向“零误差”——这是铁路人用平凡铸就的伟大,是共产党员用初心守护的平安。(黄凌杰)
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